《理路》徵稿 / GD CALL FOR PAPER (2007/2/5)

《理路》月評是一份從事治理研究的期刊,竭誠歡迎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中對治理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共同參與知識共享、概念共創的行列。來稿文章請恪守學術規範,內文若有引述或轉註文獻,請依照一般學術期刊格式處理,並在文末附上參考文獻。網路資料請於註腳處引述其網址與瀏覽日期。 投稿《理路》月評的文章可分為「專論」與「評介」兩種形式,亦歡迎讀者踴躍來信提供各類建議或批評指正。符合專文內容者,文長約以3,000字之內為佳;書評、文評或知識引介則以2,000字之內為佳;特稿、對話論壇與來信批評則不限字數。投稿文章請另附中英文題目、三個以上的中英文關鍵詞、以及三十字之內的中英文提要,並附上作者主要學歷或職稱。《理路》編輯委員會力求尊重原稿件內容,唯保留來文刊登刪改權。 《理路》編輯委員會 2007/2/5

2007年9月11日

主編的話:危言聳聽

處在社會之中,人類不可避免的,常常受制於比自身還要巨大的形式與機制,正因為深處其中,所以看不清楚。因為巨大的形式造成了模糊距離,所以使得人類看不清楚,如此的不清楚導致了生活盲目的困窘與焦慮。幸好,人類之中總有些人努力瞭解,想要這一點。嘗試基於學科訓練與啟發,對世界各層次的危機進行觀察,即便可能被安於現狀者視為「危言」。

就此,本期《理路》收錄了兩篇專文,以「危言」為主軸,嘗試進行相關知識的引介與評述。首先,張文以消費社會的討論,嘗試藉由美形的消費現象作為個案分析,嘗試瞭解處在消費社會邏輯之中的消費者,如何看待自身消費行為的意義。相較於社會層次的觀察,徐文則將關注焦點置於區域間的環境議題,深入探討國際公約-《京都議定書》簽訂與否,展現出各國對環境保護(特別是全球暖化)議題的態度,其中涉及的國際環保合作會面臨何種可能的問題。以此,繼續以治理研究視角,嘗試對治理的概念進行更多元的理解與開展。***(本期主編:張春炎)

● 請按此下載《理路》。

消費社會邏輯與消費治理:從身體的再消費談起

The Logic of Consumer Society and Consumption Governance: On the Re-consumption of Body

提要 Abstract
隨著資本主義邏輯的深化,消費社會成為一種當代社會的一種描述,限定或者為消費者命名了他們的命運,所謂消費文化便構成了一種廣泛的心理狀態,讓消費者不斷再消費。如此,消費作為一種社會行為,消費品究竟是個體享樂自主的權利,抑或僅是自由、享樂的餌,誘食著個體不斷成為消費者?顯然值得探究。(Consumption is a social action which depicts the contour of modern society. It is important to reconsider the essence of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logic of consumption governance.)

關鍵詞 Key Words
消費(Consumption)、消費社會(Consumer Society)、消費文化(Cultural Consumption)。

● 請按此下載本期《理路》。

危機創造轉機:論氣候變遷議題之全球治理

When There is a Crisis, There is a Hope: Global Governance on Climate Changes

提要 Abstract
本文嘗試探討《京都議定書》的內容,並分析各國對此一回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機制的立場,藉此省思環境全球治理的實踐邏輯。(This essay concerns the essence of Kyoto Protocol, which promote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for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By reviewing so,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glob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will be examined.)

關鍵詞 Key Words
環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

全球化加速治理的需求

全球化加速人員、商品、資金、服務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有效地縮小地理上限制的障礙,拉近人與人或是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並且為國家治理創造了新契機與帶來了新的挑戰。全球化時代使得議題複雜性增加、參與的角色亦多元化,因此加深了國家治理的難度;但也因為大環境的變遷,國家需要更多的工具與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治理,因此促成「共同治理」的需求以及國際或區域合作的雙邊或多邊機制重要性的提升。

也就是說,全球化時代下,因人與人或國與國之間接觸頻繁所衍生的複雜議題,已經不是單一國家所能處理的,例如,近年來,世界對所謂的「非傳統安全」議題的關注程度上升,其中包含恐怖主義、傳染病、環境保護、人權等等議題,對於地球村中的每一份子均產生威脅,不是一國政府之能力不足以完善處理。另外,像是因經貿往來頻繁而造成的跨國金融犯罪、毒品走私、貿易糾紛等種種問題,也需要雙邊或多邊的治理機制建立合作共同管理。因此,國際組織需要負擔治理的責任與扮演推動合作及建立制度的角色就顯得更重要了!

其中,環境議題特別受到關注,全球暖化趨勢的加劇,將直接對世界經濟與人類生存造成威脅,故氣候變遷與能源短缺問題急需各國進行更多的跨國合作,共同建立治理機制。有鑑於此,本文首先針對以環境治理為核心的國際公約-《京都議定書》,作簡單的介紹;而後,再進一步探討各國對此議題的態度,以及國際上其他藉合作處理環境議題的方式。並以探討國際環保合作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對全球治理的反思作結。

《京都議定書》--首個針對全球暖化作出明確規範的國際公約

為了因應全球氣候暖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締約國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Koyoto Protocol),並且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簽署該條約的國家共有156個。其條例中要求已開發國家需於2008年至2012年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1990年排放量標準以下5.2%。具體而言,各已開發國家從2008年到2012年必須完成的削減目標是:與1990年相比,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至8%。新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準上。議定書同時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別增加10%、8%和1%。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美國與澳洲兩大國以經濟發展將受到影響以及認為開發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藉口,宣佈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

彈性的清潔發展機制

《京都議定書》主要針對已開發國家作減量規範,其中,唯一與發展中國家有關的是所謂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的彈性規定。由於《京都議定書》對附件一國家(均為已開發國家)有具體的溫室氣體排放指標規定,其中不少國家一來不願降低生活水準以降低能耗,二來節能技術已經達到較高水準繼續研發的難度較大,因此要達到規定目標較為困難。針對此,《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允許這些已開發國家藉由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有利於減排或者吸收大氣溫室氣體的項目,作為本國達到減排指標的一部分。已開發國家可透過投資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向開發中國家購買二氧化碳的減排指標),以獲得排放權。也就是說,已開發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每分解一噸二氧化碳當量,就可多獲得一噸相應氣體的排放權。此機制以控制全球總排放量為思考點,藉由透過溫室氣體排放交易,促進節能產業的發展的目的。

碳交易機制創造更多的合作意願

「清潔發展機制」創造了碳交易的市場,其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以國際公法作為依據的溫室氣體排減量交易。在6種被要求排減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CO2)為最大宗,所以這種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算單位,所以通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市(Carbon Market)。目前世界上的碳交易所共有四個: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制(European Un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U ETS)、英國的英國排放權交易制(UK Emissions Trading Group, ETG)、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 CCX)、澳洲的澳洲國家信託(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 NSW)。但由於美國及澳洲未批准《京都議定書》,所以只有歐盟排放權交易制及英國排放權交易制是國際性的交易所,美澳的兩個交易所只有象徵性意義。

碳交易被區分為兩種型態:(一)配額型交易(Allowance-based transactions):指總量管制下所產生的排減單位的交易,如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制的「歐盟排放配額」(European Union Allowances, 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議定書》排減的國家之間超額排減量的交易,通常是現貨交易。(二)項目型交易(Project-based transactions):指因進行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單位的交易,如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排放減量權證」、聯合履行機制下的「排放減量單位」,主要是透過國與國合作的排減計畫產生的減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貨方式預先買賣。因此,溫室氣體成為具體可交易之物,並且由於已開發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不斷被壓縮,導致排放權交易價格不斷上漲,創造龐大商機。

《京都議定書》有限規範下的困境

美國與澳洲均為溫室氣體的高排放量國(均排世界前五名),然此兩國因擔憂影響本國經濟,而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雖說美、澳也在積極推動相關的環保與節能政策,但其未簽署《京都議定書》對該條約欲達成之目標與其他成員國減排的意願造成相當大的衝擊。並且,《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到期,若各國無法有進一步的減排規範,則全球暖化問題的惡化將使國際同蒙其害,其後果不堪設想。

再者,開發中國家並未受到《京都議定書》的規範也是問題之一,特別是近年來急速工業化的中國,對環境造成重大威脅。根據荷蘭環境評估署(The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MNP)於今(2007)年6月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2006年中國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為62億噸(6,200m tonnes),已經超越美國的58億噸(5,800m tonnes),躍升為世界第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人口眾多,並且近年來經濟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大興土木規劃基礎建設等均需耗費大量能源。因此,如何規範開發中國家共同負擔減排義務是另一項挑戰。

目前的碳市場機制,或能緩一緩燃眉之急。由於中國大陸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因此許多已開發國家藉由此機制投資大陸環保節能產業,以換取自身減排量,據估計,碳市場約有40%左右的市場交易源自於中國大陸。例如,世界銀行近來即談妥一份歷來規模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合約,合約中規定歐洲和亞洲多家公司及其他單位支付2家中國化工企業10億2000萬美元,以減少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由此可見,碳市場機制有助於開發中國家節能與環保產業的發展。但是,建立規範開發中國家的減排量的義務才是真正減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環境議題出現多層次的治理結構

全球治理制度的特色之一是「多層化」(multilayered),意指經由幾個主要的治理基礎結構形成的制度相互交織牽制所衍生出的結果:有超國家(supra-state,例如聯合國體系)、區域(例如歐盟、東協等)、跨國(市民社會與商業網絡),以及次國家(sub-state,如社群團體)等層級,夾在這些層級中間的則是單一國家政府(Held and McGrew著,林祐聖等譯,2005:13)。環境議題的全球治理也出現多層化的現象,除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定期召開會議之外,比較重要的還有「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關係組織」(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另外,本屆亞太經合會(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也將氣候變遷議題列為討論的重點主題之一。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是處理全球暖化議題最主要的超國家治理機構,由全球最高氣候變遷問題專業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提供專業數據或建議,提供決策者作為選擇。UNFCCC於今(2007)年8月31日召開的維也納氣候變遷會議,從《京都議定書》到期的2012年到2020年,工業化國家達成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到比1990年的標準再減少25%至40%的協議。並且,此結果將成為12月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國際氣候高峰會重要會談的指導方針。由於締約國多,且具國際法約束力,因此在此機制下簽署的協議之影響力最廣泛。

另外,由於美國與澳洲不願簽署《京都議定書》,此兩國結合了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六國在2005年7月28日第十二屆東協區域論壇(ARF)上,發表共同宣言聯合成立「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伙伴關係組織」,並於2006年1月開始正式運作。該組織希望在既存的雙邊與多邊倡議的基礎上,促使主要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實踐、促進增長以及技術推動的方面共同合作努力,強化共同面對漸増之能源需求所帶來的挑戰,並推進開發並加快部署更清潔更高效的技術和做法為目標。該組織並強調其功能亦在「輔助」而非「取代」UNFCCC之功能,實際上,這個由美澳主導的多邊機制,成立目的一方面在於對能源安全進行合作,一方面藉由有別於《京都議定書》的減量方式,提供氣候變遷與環保節能問題另一種治理途徑。並且藉此顯示美、澳雖未批准《京都議定書》,但仍重視此議題並願意負起國際責任,更重要的是,此機制促使中、印等屬開發中國家的污染大國必須正視並參與全球暖化議題的跨國治理網絡中。

除了上述兩個機制,今(2007)年於澳洲雪梨召開的亞太經合會(APEC)亦首重全球暖化的治理議題,領袖宣言將可能獨立發表能源聲明,其焦點鎖定「氣候變遷、能源安全、潔淨發展」等三大主軸。且澳洲預擬的草案中已明確訂定以提升能源效率為目標,並且APEC的21個會員體能就能源密集度,達成以2005年為基準,於2030年降低25%的共識。澳洲也提出將與部分會員體未來進行「碳交易」。

但是,大陸、印尼等東協國家或其他發展中國家,已將對衝擊到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發展為由,對能源密集度下降目標表示反對。

由此可見,國際上出現多層次治理機制為實際需求之反應,就氣候變遷議題而言,上述三個機制均以「減緩全球暖化」為最終目標,但是為求組織本身的功能性與存在的重要性,而設定不同的次要目標,背後除了展現各國(各機制中的主要角色)對治理不同的主張,另一方面亦有現實主義的考量。由於氣候變遷問題與能源合作息息相關,並且牽涉碳交易等相關節能與環保商品實際利益的得失,因此,每個機制均代表背後主導國家欲確保的利益,這裡指的利益除了上述的經濟利益,尚有能源方面的策略意涵,另有國際影響力展現與鞏固的意義。

結語

在全球化的時代下,跨國議題的合作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需求,而多層次治理機制的出現,則是回應這些需求一種反應。出現不同層次的治理所反映出的是,在推動公利益的過程中,盡可能避免自身利益之損失。並且,就氣候變遷議題而言,各個治理層級的功能並無相互排斥,反而有助於治理的推動。但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因含括範圍較小之治理機制的存在,部分轉移了對範圍較大之治理機制的關注,前者也可能因為參與者的增加以及囊括範圍的擴大,取代原本較有效率的治理機制,因此每個層級的機制均需尋求更多的功能,避免組織的弱化與消失。也就是說,《京都議定書》需有更進一步的規範或發展,才能持續在環境治理議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David Held and Anthony McGrew著,林祐聖等譯,2005:《治理全球化:權利、權威與全球治理》。台北:韋伯文化。

● 請按此下載本期《理路》。

2007年8月5日

昂首尋找治理的理想國

邁入第七期的《理路》,自草創之初,由幾位各知識領域的學生朋友們,抱持著對治理知識的認同,稟持著以治理知識讓世界更美的理想,因此即便在忙碌的研究工作,每每到截稿前,同志們便暫時忘了現實生活中該自尋謀生的念頭,無私地貢獻一己之力。《理路》如今已逐步走上自己的治理之路,逐步踏上正軌,並開始有了些許改變,就是在這個以學生宿舍充當的《理路》編輯室牆面之上,除了源源不絕的帳單,還多了一副愛因斯坦的海報。

此海報是研究員楊昊,今年參與瑞士國際學生論文發表,自聯合國難民總署(UNHCR)蒐羅而得。在這張海報之上,僅有簡單的構圖,是愛因斯坦的大頭照,以其全白的亂髮、典型的多皺紋微笑的形象,置身於全黑的背景之上。而海報之上陪伴愛因斯坦的,除了UNHCR簡介外,還有引人注目的幾行白色字樣,寫著:“A bundle of belongings isn’t the only thing a refugee brings to his new country…Einstein was a refugee”,幽默又發人省思。

眾所周知的,愛因斯坦的偉大,除了基於他在科學領域的貢獻之外,另外他令人景仰的是,他肯為公益努力,包括:1914年的《告歐洲人民書》、1930年《全世界裁軍宣言》、1955年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愛因斯坦公開簽署各宣言以此一再向世人闡揚和平、反戰的一貫立場。雖然愛因斯坦一生埋首於他的偉大科學研究,但在面對公益之事、難民的議題,他也不吝於將研究工作暫時放下,昂起首、提醒世人,這樣的精神是對《理路》的鼓舞,也提醒我們:在精神上,我們都是難民,除非我們找到我們的理想國,一個治理完備的國度。

就此,本期《理路》收錄兩篇新知引介,分別介紹UNDP與TEAN兩個非營利組織,以及關於腦力激盪過程中的溝通問題的探討,另外一篇來自國外友人的交流文章,延續了上一期對參與St. Gallen Symposium的回顧與感想。在專論的部分,本期收錄兩篇關於公益實踐的文章。首先在「非政府治理網絡的建構」中,楊文提及近年來各種第三部門透過協力協作的網絡建立,為消彌貧窮、強化社會福利、人權與人道干預、環境保護、和平教育等議題上持續努力,展露出了「沒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的另一種風貌。該文初步梳理了由非政府組織從事推動善治(good governance)願景的過程,回顧了ASHOKA基金會如何透過建立網絡(networking)、發起社會運動等方式,來推動社會改革的方式。第二篇專文「私部門插足公領域」,張文則從行銷學的視角,觀察晚近私部門在公益活動上的努力,所為何來?並探討當以公益為名的公益行銷逐漸被許多企業採用的蓬勃情況,是否真的為私部門創造出公益與私利雙贏的經營模式?而當此模式日漸盛行,是否又帶來公益倡導上的爭議?***

● 請按此下載本期《理路》。

如何落實非政府治理網絡?從ASHOKA經驗談起

How to Realize the Non-governmental Governance Network? An Review of ASHOKA’s Experience

提要 Abstract
非政府組織往往透過伙伴關係的建立,以協力治理網絡來推動社會改革的運動。(NGOs aim to promote social engineering and social improvement via effective partnership with other actors from public agencies, business enterprises or the third sector as well.)。

關鍵詞 Key Words
ASHOKA、協力網絡(co-governance network)、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

●請按此下載本期《理路》。

私部門插足公領域?公益行銷的功與過

When Business Run into Public Sphere: The Merits of CRM

提要 Abstract
隨著行銷說服方法日趨改進以及行銷市場的變遷,以公益為名的公益行銷,逐漸被許多企業採用,同時被認為是創造公益與利益雙贏的經營模式。然而,當代社會關注往往忽略了此模式在進行公益倡導會造成什麼樣的爭議?對於私部門的行銷又是否真能創造正面效果?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議題。(It is important to notice the paradoxes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of the business sector since we usually ignore the essential confrontation within it.)

關鍵詞 Key Words
治理(Governance)、公益行銷(Cause-related Marketing)、利他主義(Altruism)。


提要 Abstract
隨著行銷說服方法日趨改進以及行銷市場的變遷,以公益為名的公益行銷,逐漸被許多企業採用,同時被認為是創造公益與利益雙贏的經營模式。然而,當代社會關注往往忽略了此模式在進行公益倡導會造成什麼樣的爭議?對於私部門的行銷又是否真能創造正面效果?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議題。(It is important to notice the paradoxes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of the business sector since we usually ignore the essential confrontation within it.)

關鍵詞 Key Words
治理(Governance)、公益行銷(Cause-related Marketing)、利他主義(Altruism)。

過去探討社會的公共性議題,商業部門始終被排除在外,然而隨著行銷學的發展,開始出現第二部門藉由社會公益來進行某種說服企圖的情況。值得深究的是,在訊息競爭的環境下,進行公益說服,可能對於各部門進行公益倡導會造成什麼樣的爭議?而以私利為出發點的第二部門,在執行公益倡議過程中,又是否涉及什麼樣的公共性爭議?值得關注。

隨著傳播科技與生產技術的進步,整體的市場環境逐漸弱化了製造商的主導地位,製造好商品之外,更為依賴是否能夠成功傳遞適當的行銷訊息,達成說服消費者進行消費行為,因此也造成了說服者在行銷傳播資源競相掠奪的情況產生。另一方面,行銷傳播市場的變化也使得行銷者、廣告代理商皆面臨了消費者主權持續擴張的情況。

因此,過去百年來各類組織以廣告跟行銷為工具來促進商品、服務與理念的銷售方式,然而隨著市場改變已經變得不那麼適用,而這個市場改變包括商業與非營利世界的競爭都增加、消費者變得更加不信任商業、新的傳播與資訊科技發展(Duncan, 2003)。

而在新興消費世界成長的消費者,被當代行銷者認為,其呈現出對行銷或者商品訊息的主動性、不信任、具知識性、時間不夠用等等面貌,這些都更加助長了佔據了主導權的消費者更加不信任商業,對於行銷說服呈現出更多的反說服能力,使得行銷越來越難以達成說服的效益。顯見的,這些不輕信市場上行銷訊息的消費者對各類媒體訊息存疑,而不再是正面吸收傳播訊息接收者,所謂消費者變得更像是一個冷眼旁觀者。在其消費決策上,亦變得更加理性,懂得透過商品資訊搜尋、傳播通道的近用(access)進行仔細的消費分析,利用網路等新傳播科技分享資訊、消費心得,以個人媒體和網路論壇所形成的口碑與評價亦能主動構成對企業行銷說服力的影響。因此,對當代行銷者而言,擁有消費者洞察便更具關鍵意義。

部分行銷者分析這類當代消費者的特質是,在資訊處理有限的情況下,尋求一種正直誠實的消費經驗,消費過程往往辨認出其認為可信的行銷訊息、進而進行消費決策以及使用後與滿足與否、進行評估、口碑,如此形成循環。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降低消費者不信任、增加其說服可信度,便成為各組織在進行行銷說服的一項關鍵。相映於行銷環境與市場內的消費者變化,行銷的意涵也被認為,不再只是那種單純以「銷售」作為主要的探討課題,行銷概念更擴張在考量組織怎麼樣在有利生產的條件下滿足消費者,進而創造雙贏的格局。因此,根據當代市場變革中所衍生出的諸多行銷方法,包括常見的宗教行銷、關係行銷、體驗行銷、健康行銷、綠色行銷、運動行銷,其中不乏見到以互惠作為行銷核心概念的社會行銷、公益行銷或善因行銷(cause-related marketing)等。這類以互惠、公益為概念的行銷,或者以互惠、公益作為核心說服論點的行銷推廣,也恰巧契合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擴張。

隨著企業身處的市場環境變遷、社會普遍期待,擅揚於各領域的企業組織體,開始致力於克盡其社會責任。因此,不論是從企業端主動地擴張企業社會責任,或者根據消費者端的要求,被動回應社會期待,兩相作用下,便逐漸形塑出了融入公益概念的企業社會責任。在此社會責任概念下,企業為了在市場上力求表現,組織行動亦逐漸從提供良好的財貨和勞務給消費者,提供適當收入與薪資給員工以及增加社會財富,逐漸擴張到對企業外部社群或廣大社會的關切與挹注上。晚近可以明顯發現,全球各地興起了一波主動投入各類型社會或公共參與的多樣活動,其中包括了在日常公司事務運作中,導入自然資源保護及管理的概念、落實環境保育政策、主動進行公共服務、社區發展、慈善捐贈以及規劃邀請公司員工於當地社區擔任志工...等。企業企圖藉由這些活動透過媒體露出,發散出企業組織的正面形象訊息,創造、累積其品牌價值。著名的例子莫如,世界著名的企業家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於2007年開始,選擇將名下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85%股份,逐年分批撥給包括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在內的五間基金會,號稱使上最大慈善捐款。

在國內,外商P&G寶僑亦從1995年起,即長期推動的「六分鐘,護一生」宣導活動,不僅成功造福超過450萬的國內婦女參加子宮頸抹片檢查,讓原本名列婦女癌症死亡率第一的子宮頸癌情況得減緩,不僅讓國內婦女防癌宣導工作獲得積極正面成效,亦有效創造該企業正面品牌形象。採行這類公益活動作為行銷說服活動者,還有匯豐銀行的「匯豐溼地環境教育計畫」等。採行類似的公關、公益行銷、善因行銷活動操作,在今日的行銷環境不僅在數量上日漸增加,活動結構與呈現的說服方式亦日漸多樣。似乎,企業或者行銷說服實踐者普遍認為公益行銷,是一項有利於建立出長期的品牌形象、品牌權益,並且能夠為企業主帶來超越廣告所無法達成的的傳播說服效益。然而,隨著採行公益為名的行銷採行的數量逐漸增多、形式日益繁複的情況下,究竟這種「以公益代廣告行銷之勞」的行銷,究竟能夠呈現多少宣傳說服的效益?在公益上,又是否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爭議,確實值得思索。

公益或者善因行銷 (CRM)作為一種行銷活動,Varadarajan和Menon(1988)定義為是一種處理程序,能夠是一種行銷手段,其特色在於透過提供一個經過設計的公益議題作為社會貢獻,以此吸引消費者來提供企業收益作為交換,同時滿足組織和消費者的個人目標。 這種特殊的行銷技術最早是用來描述1983年美國運通支持自由女神修建的行銷活動,並且到了1988,由Varadarajan and Menon兩位學者寫下一篇學術文章才引發學術界對這類公益行銷活動的關注(轉引自Berger, Cunningham and Kozinets, 1999)。

由於善因行銷讓企業獨自或與非營利組織一同針對特別公益議題進行推導,融合促銷組合、企業慈善行為、企業社會責任、非營利組織行銷、募款管理與公共關係的一種雙贏之合作方式。從公共關係的角度,公益行銷亦可視為是利用公眾服務廣告及公共關係,讓企業與社會外界形成良好的互惠關係的一種活動,其企圖透過連結社會善因和議題來影響消費者。當企業與公益的連結一旦被建立,並且夠過行銷活動將訊息傳播給消費者,來提升顧客對公益活動、議題及公益組織的知覺,同時能使執行善因行銷的企業獲利。因此,善因行銷被視為是一種連結企業銷售推廣(sales promotions)和公司的慈善行為(philanthropy)(Grahn et al., 1987).。而不同的公益贊助事件,往往根據這種公益策略,策略性計畫採用合像是贊助、埋伏行銷(ambush marketing)、聯合廣告(affinity marketing),以此直接創造與營收相關連的各類行銷活動 (Varadarajan and Menon,1989;轉引自,Trimble and Rifon, 2006)。

隨著公益行銷的風行,一些實證研究持續出現,企圖進一步瞭解善因行銷如何產生說服效果。Cunningham 和Cushing (1993) 使用回憶法,研究顯示公益議題的聲稱明顯地增加對於廣告回憶被沒有幫助。Ellen, Mohr, 和Webb (1995),研究發現,消費者偏愛的善因行銷計畫,是那些知覺上其認為是真誠地利他主義(genuinely altruistic)。 Strahilevitz(1995)則利用行為決定理論研究發現,當善因行銷訴求串聯頹廢產品(decadent products)比起現金折現更具效果。過去研究證明CRM可能與正面的社會價值有某種程度的連結,因此認為這種公益議題連結產品和贊助者最可能產生行銷的效益,然而這些研究卻沒有提出洞察,關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CRM可能會影響態度。儘管實證研究陸續出現,然而顯見早期缺乏研究資料,呈現消費者如何處理善因資訊,或者產品與公益議題兩個屬性是如何互動進而造成說服影響的討論(轉引自,Berger, Cunningham and Kozinets, 1999)。

深知這一點,因此當企業進行公益活動時,便隱含著某種行銷目的,則公益行銷便是利用媒體發達的情境下,藉由公益參與創造新聞價值,此傳遞出有利於企業的、高可信度的說服信息,以此提升企業正面的品牌形象。則在各類行銷及公關操作個案中,以公益為主題的成功行銷計畫,企業往往會細緻考量公益主題與企業利益、宗旨、目標、願景相關與否,而採行的公益活動主題是否能夠創造新聞價值、達成公益活動所欲達成的說服效果,而這種企業的實踐公益策略,經常融入各類促銷組合、企業慈善行為、企業社會責任、非營利組織行銷等部份,藉由獨立或者各式協作等公益活動方式,經由單一活動同時達到企業參與公益及銷售的目的,這類的企業行動往往被指為非動機純良的企業慈善行為(別蓮蒂、游舒惠,2002)。有趣的是,隨著晚近公益行銷日益增多,不僅是學有專精的學者,一般消費者亦逐漸對於此類公益活動產生質疑,使得這項看似創造雙贏的公益活動,卻引發網友質疑公益的真實以及企業可信賴問題,因此反而造成企業形象的損傷。

Barone等學者(2000)的實證研究便指出,操作不當的公益行銷,可能因此造成消費者的反撲,因此造成了消費者對公司態度的負面效果。針對這類因善因行銷操作不當而產生對公司的負面影響,研究者提出建議,認為消費者特質是一相影響善因行銷效果的重要變項,例如消費者對公益議題的涉入度(Hajjat, 2003)以及性別因素(Berger et al, 1999)都可能造成消費者對於善因的影響。因此,關於善因行銷儘管其在行銷上具備創新性,融入了互惠的概念,使商業組織行動能夠介於商業與社會議題或者善因之間,說服消費者完成購買交易(Pracejus et al, 2003))。但是值得討論的是,這套說服的論點,依賴消費者認知上接受公益議題、企業、非營利組織或政府組織與公益之間的形象連結,若消費者不接受社會議題/非營利組織(NPO)以及企業贊助之間具有適配性這套邏輯時,行銷說服該怎麼辦進行下去?或者,當消費者認為公益議題與企業、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在公益的合作是不一致(incongruent)或者非期待(unexpected)的情況下怎麼辦?過去有名的例子如NFL跟對抗乳癌這樣的公益活動合作,在普遍的消費者知覺上,被認為缺少了相似點(similarity)。因此,推導這樣的公益行銷的結果,演變為受到消費者質疑以及缺乏贊助的可信度,以致於反而造成消費者對企業形象正面態度,不增反減(Webb and Mohr, 1998) 。

因此,回到消費者的關懷上,進展至今日的行銷學,認為是消費者位居行銷關鍵,也為當代消費者的特質描繪出了許多的特質,而其中一項重要的特質,似乎是進行公益行銷的實踐者都應該特別注意的,那就是當代的消費者是積極的真誠尋求者,他們不止尋求象徵符號、代表自我的商品,他們還尋求產品背後那個真誠的企業形象,因此,當進行任何公益行銷實踐時,既名公益則當以公益,如此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參考文獻

Berger, I.E., Cunningham P.H. and R.V. Kozinets. 1999. “The Processing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Claims: Cues, Biases, or Motivator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6: 491-496
Duncan, T. 2003. IMC Using Advertising & Promotion to Build Brands.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Garcia, I, J.J. Gibaja, and A. Mujika. 2003.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on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Brand: The Case of Pepsi in Spain.”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Pubic Sector Marketing 1: 111-135.
Hajjat, M.M. 2003. “Effect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on Attitude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ause Involvement and Donations Size.”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Public Sector Marketing 11(1): 93-109.
Pracejus, J.W., G.D. Olsen, N.R. Brown. 2003. “On the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Vague Quantifiers in the Advertising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2 (4): 19-28.
Trimble, S.C., J.N. Rifon. 2006.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Compatibility in Cause-Related Marketing Mess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1: 29-47
Webb, D.J. and L. Mohr. 1988. “A Typology of Consumer Responses to Cause-Related Marketing: From Skeptics to Socially Concerned.”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17(2): 226-238.別蓮蒂、游舒惠(2002)。〈企業贊助公益活動之動機、決策與影響因素〉。《廣告學研究》,18:53-94。

● 請按此下載本期《理路》。

新知引介

1. 非政府組織介紹(I):UNDP與TEAN

2. 利用比喻溝通的腦力激盪(The Art of Brainstorming)

Potential for Change or Misplaced Optimism?

The 2007 (and 37th) St Gallen Symposium threw up a series of extremely insightful and provocative thoughts. The central theme itself was an open one, "The Power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broadly speaking, can in essence refer to near anything that exists on this planet we exist upon. However, as the symposium progressed, one cannot but note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recurring sub-themes that appear to dominate the proceedings, namely climate change, uneven development, and the necessity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請按此下載本期《理路》。

2007年7月5日

國際交流經驗談

六、七月大太陽的熱情,在北半球各地大多可以體會得到。無論在台灣、新加坡還是歐洲,人們都躲不掉令人汗流不止的炎炎夏日。儘管酷暑難耐,但前些日子,全球各地還是試著推動熄燈、節能一小時的活動;從歐洲、東京、一直蔓延到台灣,熄燈的瞬間,我們能夠輕易望見天空中的繁星,其實離自己是那麼地近。熄燈幾刻、走出戶外的瞬間,煩心的瑣事不但都將拋到腦後,更能透過小小的節能行動,為地球、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本期《理路》的順利出刊,除了象徵著這項知識分享的集體作品的半周歲紀念,從本期開始,也將陸續收到來自國外友人的來稿,分享在治理研究與實踐上的知識或經驗。這一期的《理路》特別收錄了一篇專論與四篇特稿,專論部分是由黃信豪與黃菊初步就制度演進的發展進行分析,他們探討了組織內捲(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與組織同形(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的發展邏輯,並結合決策分析指出兩者並非絕對相對而立的現象。另外三篇特稿分別來自於參加St. Gallen Symposium的台灣、印尼、印度與香港朋友對實際參與經驗的心得分享,在此特別感謝他們願意交流自己的與會感想。今年度的St. Gallen Symposium於5月31至6月2日在瑞士的聖加侖舉行,會議的主題是“The Power of Natural Resource”,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決策人士、私部門高階主管、第三部門代表以及各國學生代表與會討論。本次會議的大部分座談內容,大都針對已逐漸消耗殆盡的全球自然資源進行意見交換,或者提供許多對話平台已探討新時代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的可行性。面對能源耗竭的共同嚴峻挑戰,要如何才能研擬適當的資源治理模式,甚至是推動相關治理實踐,均是各個國家、各個部門開始著手規劃的課題。

St. Gallen Symposium的召開,提供了一個跨國界的論壇與對話平台,不但讓政府部門的決策人士間能有透明的對話管道,就自然資源議題交換意見、讓公、私部門代表之間能有商議協力行動規劃的平台、更提供新生代的國際青年與學生有直接參與其中的寶貴經驗。就此,《理路》希望透過類似交流經驗的分享,讓關心環境議題與能源議題的友人,能清楚瞭解相關國際會議與論壇的實際內容;也希望藉此鼓勵更多有志於投身公共事務的朋友,無論在環境議題、能源議題或者是社會議題上,可以藉著參與國際,進而積極發揮自己在各種議題治理過程中的影響力。***

Download Fulltext Here! 按此下載理七月號!

組織內捲與組織同形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A Analytical Model of Decision-making

提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探討組織內捲與組織同形兩種對立論述,並指出兩者並非絕對相對的現象(This essay intends to deal with the idea of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By integrating them into decision-making model,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se two ideas are not contrary theoretical arguments)。

關鍵詞 Key Words
組織內捲(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組織同形(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決策模型(Decision-making Model)。

Download Fulltext Here! 按此下載理路七月號!

特稿:St. Gallen Symposium與會心得

台灣 ● 如果自然資源都耗盡了?
印尼 ● Words instead of Stone, Brain instead of Gun
印度 ● An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
香港 ● Some Reflections on St. Gallen Symposium

Download Fultext here! 請按此下載理路七月號!

2007年6月8日

主編的話:治理看不見或看見?

很快的,進入了六月份,六月四號中央通訊社新聞頭條整理中,國內的四大報新聞標題頭條包括:美參訪率團看脫衣舞(自由時報)、踢爆摸三點貼花瓣狎多女多女(蘋果日報)、甘乃迪機場險爆炸(聯合報)、謀炸甘乃迪機場偵破(中國時報)。從這樣的頭版標題,除了可以看見國內四大報的新聞價值呈現嚴重落差,另可將其區分對立的兩邊,一邊為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的八卦花邊,另一邊則為聯合、中時呈現典型、國際亂象。然而不論格局為何,都一致呈現了世界卑鄙與混亂的形象。不免讓人思考,與此同時,全世界甚至全島內是否還有一些更具正面價值,或者新聞價值的新聞更能當上頭條?以這些新聞標題作為例子,用意在回頭反思,每日大眾所接觸是什麼樣的資訊,而又有多少人會與之起舞?我們應該隨著大眾新聞起舞?又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帶著挑斤減兩、深怕世界不黑暗、台灣不卑鄙的眼光,看著我們這個世界和我們身邊的人?值得我們進一步來省思。

就此,本期《理路》收錄了兩篇專文,以及一篇特稿。其中兩篇專文議題均針對跨國公司面臨治理問題,從不同面向以之探討。並從中簡要剖析,面對這樣的治理議題,跨國企業應該發展什麼樣可能的治理邏輯與實踐策略。其中,首篇文章林文就大陸的台資企業組織溝通出發,探討因為兩岸文化落差所造成的溝通問題,並進行了初步分析,以此反思台資企業在消除溝通障礙上應注意的面向和解決方針;譚文則在企業國際化的背景下,從國際化階段理論的角度切入,探討企業國際化過程中應該面臨的組織變革問題,以及可能的因應策略,並佐以企業發展的實際個案進行簡要的討論。

最後一篇林文,很特別的,則是從近年興起的紀錄片進行分析,探討文化、歷史與個人之間混亂如何得以獲得化解,透過分析以二二八受難家屬為題材的紀錄片拍攝與內容,梳理出命運與歷史破敗的虛實之間,如何透過紀錄片這樣的文化媒材,從事梳理,最終讓歷史與記憶的廢墟得以獲得解脫。箇中呈現出的文化治理邏輯,著實讓邁入第五個月份的《理路》的治理概念更加擴充了。從當代混亂生產過量而治理不足的窘境中,我們殷切期待各界能夠不吝指教,分享與提供更多元的視角,協助閱讀者以更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周遭、我們的親人與朋友。***

溝通?!---大陸台資企業組織內溝通

透過跨文化溝通議題,來協助大陸台資企業瞭解兩岸文化差異在溝通層面上的表現,並藉由溝通理論讓台資企業管理者對於如何消除溝通障礙提升管理績效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關鍵詞:跨文化管理、跨文化溝通、溝通程序。

The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aiwanese Companies in China
By introducing the idea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an remove the commutation barri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


請按此下載《理路》全文。

跨國公司擋不住的趨勢

本文從國際化階段理論的角度切入,佐以企業發展的實際個案,探討跨國公司為因應全球化潮流,在組織經營策略上的變革。

關鍵詞:國際化階段、跨國公司、全球化


A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oin of Corporation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age" to discuss how MNCs respond to globalization, and supplements such contention with business cas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ag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globalization.

請按此下載《理路》全文。

打開紀錄片歷史『廢墟』的春天

近年隨著紀錄片興起,其中以遭逢歷史厄運者為題材大宗,然而究竟如何紀錄記憶裡的歷史,對紀錄片如何、應該怎麼再現所謂的真實,引人玩味。透過〈許金玉的故事〉文本分析,本文嘗試提供了對紀錄片紀實任務的不同看法。

請按此下載《理路》全文

2007年5月5日

多元文化管理:企業全球化的重要課題

多元文化管理是企業在邁向全球化之時需面臨的重要挑戰,此有賴企業建立開放的組織文化來降低多元文化衝突,以達到全球化的最終目標。


Multicultural Management as A Lesson for Globalizing Enterprises
Cultural diversity management is seen a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promoting globalization. Establishing an open corporate culture may be one plausible way to integrate diversity and reduce cultural confrontation in the pursuit of globalization.

完整內容,請按此下載。

高壓管理vs.人性管理:大陸台資企業的員工管理

透過Hofstede的文化構面瞭解中國大陸的國家文化對其人民的影響,讓台資企業管理者瞭解當地的文化,以利於管理當地員工並培養當地幹部。

High Pressure Management vs. Human Management: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n mainland China
By introducing Hofstede’s five cultural dimensions to help Taiwanese Companies to have more understand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Chinese people. Besides, it will benefit Taiwanese managers to train local supervisors and manage local employees in China.

完整內容,請按此下載。

媒介規範理論的雙核心配備:加速資本化媒體的治理思考

隨著媒體日趨商業化,使得過去以媒介作為一組織系統型態的討論變得曖昧不明。當商業體制的媒體企業遭受批評聲浪越演越烈,媒介的規範應如何因應與修正,並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Duo-Core Equipment of Media Normative Theory: Some Thoughts on Accelerating Media Capitalization in a Manner of Governance
As the media becomes commercialized, the reaction and refinement of media normative highlighted seem important to the society

完整內容,請按此下載。

區域主義與中小型企業發展:解析東協APBSD的治理邏輯

東協國家近年來開始以公私協力的治理邏輯,著手規劃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區域藍圖。

Region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ASEAN states have engaged in promoting regional blueprint for SMEs development in a manner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完整內容,請按此下載。

當私部門遇到治理

過去幾期的《理路》所蒐錄的文章或探討的主題,大多以公部門、政府、或國際組織在各種議題治理過程中的角色與舉措。然而,在全球時代裡,國家與政府似乎已非唯一能夠維繫秩序、從事資源配置的主要行為者。各式各樣有能力參與廣義治理過程的行為者逐漸浮現,其中包括了媒體、私部門、非政府組織、甚至是你和我。

就此,本期《理路》收錄了四篇專文,以「當私部門遇上治理」為主軸,進行相關知識的引介與評述。首先,楊文以區域組織如何回應中小型企業(SME)的發展,並初步引介東協在相關政策上的規劃邏輯。相較於政府組織對於私部門發展的回應,張文則將關注焦點置於逐漸朝商業體制發展的媒體企業,透過學裡的初步回顧與整理,探討媒介的規範應如何因應與修正的雙核心邏輯。本期另收錄兩篇以企業角度來探討實際治理過程的專文:其中,林文旨在探討大陸地區台資企業的員工管理邏輯,並指出海外台資企業的管理者應當以瞭解在地文化的特殊性,作為人力資源治理策略的重要基礎。最後,吳文則是從企業全球化的邏輯中,初步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管理將會是全球化脈絡下公司治理之關鍵所在。當私部門遇上治理,當公部門不再是資源配置與各種服務傳遞過程的唯一主角,治理研究視角的多元與學理光譜的縱深,都將就此延展。

完整內容,請按此下載。

2007年4月5日

我可以解決全球暖化嗎?

上一期的專刊裡,《理路》蒐集了數篇探討與全球暖化及環境議題相關的專文分析。儘管在專刊裡談到許多全球國際組織、國家、制度、媒體與社會在環境治理過程中的角色,唯獨缺少了以「個人」為出發點的專文分析。無巧不成書,這一期的TIME雜誌似乎與我們心靈相通,其中已相當長的篇幅介紹「個人」該怎樣解決全球暖化的51種方法。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書店瀏覽最新一期的TIME,或者上網瞭解一下他們提供的路數,到底有多麼特別。在此,《理路》編輯委員會特別先為讀者摘要了這51種路數,以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為用。

按此下載四月刊。

搖曳的普羅米修司之火:網路、KUSO干「廣告」屁事?(下)

網路是當代最重要的科技工具之一。然而從中衍生出的Kuso文化逐漸引發既有的意義、價值、秩序的混亂;惡搞現象反映在廣告研究上,更涉及到廣告傳播機制以及說服訊息管理等治理議題

The Flaming Fire of Prometheus: Internet, KUSO and the Relevance with Ad Message

Internet is a critical technique in modern society. The culture of KUSO, which conveys the meanings, values, and orders of texts into chaos, is relevant to some governance issues such as the management over ad messages as persuasion.

按此下載四月刊。

當後極權主義遇上治理:以上海城市社區治理為例

經改後的中國在推動治理工作上,仍呈現出與西方民主國家治理大相徑庭的風貌。此種旨在服務威權政體的治理邏輯,將出現內在矛盾而產生問題

When Post-Totalitarianism Meets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Sahghai

After economic reform, China has engaged in promoting democratic governance triggered by an alternative logic from the western democracies. This logic of governance may be problematic owing to several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按此下載四月刊。

反恐議題的安全治理:新加坡經驗的借鏡

新加坡在反恐議題方面的治理能力與整體政策規劃,值得台灣參考

The Logic of Governance on Anti-terrorist Issues: A Portray of Singapore's Experience

For Taiwan, Singapore's capability of anti-terrorist governance as well as her policy arrangement is worthy of learning.

按此下載四月刊

誰在治理?

當人們身陷社會危機時,當你我面臨各種困境時,或者當天災巨變降臨的那一瞬間,我們立即會想到誰能提供最即時、最充分的協助,或者,誰在治理?誰能帶我們走出困境、掙脫各種危難?

在過去,國家與政府似乎是唯一能維繫秩序、從事資源配置與傳遞公共服務的主要行為者。然而,在當代社會,除了政府之外,猶如私部門(市場)、各式各樣的制度規範、媒體(第四權)等行為者,都將涉入日趨多元、複雜的互動治理過程。就連位於社會基層的人民,也都在民主化過程中,被賦予參與公共治理的責任與權利。換言之,人們對於「誰在治理?」之類的疑問,在當代社會中已逐漸轉換成「誰能參與治理?」、「如何參與治理?」等實踐層次的期待。

就此,本期《理路》收錄了三篇專文,以及一篇由《理路》編輯委員會整理的新知引介。三篇專文各探討不同的行為者如何在各樣議題中發展特殊的治理邏輯與實踐策略。其中,楊文就新加坡反恐安全議題的治理方式進行初步分析,並反思台灣可繼之參考的策略方針。邱文主要探討治理概念與後極權政體間的內在矛盾,以上海的居委會為例,分析經改後的中國所展現出的新治理風貌與其矛盾。張文則延續其在創刊號中對KUSO現象的討論,提醒廣告實踐者應該正視KUSO情境所帶來的潮流,並提供相關策略反思。本期最後收錄的引介專文,大致摘錄了TIME雜誌提供的51種對抗全球暖化的路數。從國家、社區、媒體到個人,從反恐、社會、廣告到環境,我們殷切期盼能從更為多元的視角,反省治理的要義,以激盪出更豐富的迴響與討論。

2007年3月6日

從圍廠到圓桌:台灣的民主轉型與「市民環境主義」的形成


持續擴張的政治機會結構,促使社會運動必須面臨轉型,在結合了逐漸累積的運動資源後,得以形成一個新型態的治理架構。

From Confrontation to Consultation: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the Emerging Civic Environmentalism in Taiwan

Increasing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bring a necessary transformation to social movement. A new mode of governance framework, namely, the civic environmentalism, has finally emerged as the resource cumulated has been included into the very process of social movement concerned.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不願面對的真相」該如何啟齒:淺談全球暖化現象的議題管理

全球暖化議題必須透過議題管理的運用,才能有效催化公眾瞭解這類的風險議題,進而引發其關注與討論。

A Truth of "An Inconvenient Truth": On Issue Management of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has to be promoted via proper issue management. It is important that a good use of issue management will inspire powerful discourse of global warming and remind the public of the importace of risk society as well.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制度研究與環境政策:E. Ostrom制度分析架構之引介

特別是環境保護議題上,如何應用理性選擇制度論來研究公共行政與政策?本文引介Elinor Ostrom的制度分析架構,說明其制度分析的概念,包含不同的分析變數與分析層次,以及其理論限制與未來可能的補強之處。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roducing E. Ostrom'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How do we study public policy based on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This essay introduces E. Ostrom'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outl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actors, public policy and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in 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as well as how we improve the approach.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鹹海悲歌?簡介中亞區域水資源治理問題

透過休戚與共的區域環境安全治理實踐,中亞各國逐漸形成一種非正式化的區域環境合作機制。

A Tragedy of Aral Sea? On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Issues in Central Asia

As Central Asian states keep practicing region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governance currently, an inform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ve mechanism at the regional level has therefore been formulated.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東協加三能源合作之現況分析

東協加三就能源議題的合作,將有助於區域環境與資源的永續發展。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urrent ASEAN+3 Energy Cooperation

ASEAN+3 cooperation on the energy issu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regional resources.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全球環境安全治理的虛幻與真實

要使全球環境正義不至於成為空談或口號,來自市民社會的實際參與與支持,將會是環境治理的成敗關鍵。

Glob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Governance: Illusions and Realities

It is the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of civil society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governance initiatives that realizes the very valu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2007年3月5日

全球暖化談何容易?


全球暖化的議題存在已久,儘管此議題早有專家提出嚴重警告、高分貝呼籲要重視這個嚴重的問題,然而卻始終未能獲得權勢者正眼相待。直到近年來,全球氣候危機陸續爆發,才讓人漸漸發現,原來全球暖化不是一場奢華、場面驚心動魄的電影或幻想,它一旦發生了就再也不會散場。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三月號全文。

把政府帶回來?Margaret Levi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

當整個世界開始談論「治理」、開始將「治理」的概念概念與「去政府化」、「去管制化」(de-regulation)或者是「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劃上等號之際,人們開始期待各種新樣式的政治運作型態與公共參與模式。近幾十年來,有許多來自於社會基層的訴求或改革聲浪,使得傳統上壟資源分配權力的政府,不得不正視新時代裡的多元需求。這也使得攸關效能(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課責(accountability)、回應能力(responsiveness)與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的革新措施,逐漸成為當代政府因應角色轉換與職能調整過程中所需面對的關鍵課題....

評介文獻 /Literature Reviewed

Margaret Levi. 2006. “Why We Need a New Theory of Government.”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4 (1): 5-19.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

搖曳的普羅米修司之火:網路、KUSO干「廣告」屁事?

網路是當代最重要的科技工具之一。然而從中衍生出的Kuso文化逐漸引發既有的意義、價值、秩序的混亂;惡搞現象反映在廣告研究上,更涉及到廣告傳播機制以及說服訊息管理等治理議題。

The Flaming Fire of Prometheus: Internet, KUSO and the Relevance with Ad Message


Internet is a critical technique in modern society. The culture of KUSO, which conveys the meanings, values, and orders of texts into chaos, is relevant to some governance issues such as the management over ad messages as persuasion.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

顛覆左右的第三條路:社區主義的治理模式

政府傳遞公共服務的新模式,應該更強調政府的掌舵角色,以降低公共治理過程中,因政府無力直接划漿所造成的效率或效能不彰的結果。

The Third Way Beyond Ideological Cleavage: The Logic of Communal Governance

New public governance should focus on government's role on steering instead of rowing directly. It will to some extent improve the ineffectiveness and in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

政治菁英、發展與治理:菁英研究途徑的回顧

假定我們同意良好制度是善治的必要條件,那麼菁英達成共識的過程,則更是社會科學學者必須關注的重要課題。

Political Elites,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A Review of Research Approach

If well-designed institutions ar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good governance,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political elites come to agreement seems important to the study of governance.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

區域治理的制度邏輯:無政府狀態中的國際合作動力與過程

區域治理的制度邏輯所要強調的是,在國家之上的「區域制度」究竟該如何影響無政府狀態中的國際合作。

Institutional Logic of Regional Governance: Driving Forces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regional governance suggests how regional institutions advance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n anarchic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

FTA在全球經貿治理中的角色

除了經濟效果,FTA同時也象徵了簽署國之間的政治友好氣氛,因而在全球經貿治理中兼具政治與經濟之影響力。

The Role of FTA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ing Governance

Besides economic effects, FTAs signify positive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Therefore, FTAs are important in political as well as economic dimens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ing governance.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

2007年3月4日

為什麼要研究治理?

在希臘神話裡,有一個著名的Eris女神,祂是失序與紊亂的化身,為各種紛擾與困頓的幕後黑手。人們相信,是Eris女神置身在暗夜裡,飄動著祂的長髮,帶來世界的混亂。一切的動盪從未停歇,無論是古老的特洛依戰爭(也許還包括現代的越戰?兩次波灣戰爭?)裡,人類為了爭奪而血腥地彼此揮砍,或者是在我們眼前層出不窮的各種大小爭執,倏忽在前的黑色身影,總是輕盈地撥弄著無數疑惑與不安的心靈。對人類而言,失去了秩序,等於喪失了可以依循的規範與價值。脫序(anomie),召喚出心裡深層的不安與憂慮,讓你我踏在混沌中的每一個步伐,充滿著恐懼,最後只得趨近毀滅。

在每個文明裡、在每個時代裡,其實都不乏有Eris女神的身影。儘管文化相異,人類卻因為對脫序的共同憂慮,渴望擺脫深陷爭執的困頓,甚至想預防一切紛擾再生,透過社會、城邦、政府與國家建立各種規範來降低潛藏失序的可能。歷經了幾個世紀的演進,國家與政府儼然成為確保國內秩序、從事資源配置與傳遞公共服務的核心角色。確實,透過人民授權(delegation)與同意(consent)的方式,將權力集中於具有正當性的超然機制上,或將能有效化解潛在的集體行動困境。然而,類似的實踐長久以來卻造就出由上(國家)而下(人民)的絕對統治(governing)型態,硬生生地在人民與社會之上劃出了僵化的權力結界。

放眼現今社會,許多陳舊、同時也不正當的權力關係持續影響著你我的生活。再加上人類事務所涵蓋的實質議題與複雜程度均已超溢過往,傳統的垂直統治模式其實早已無力回應各式新需求。當人類開始省思各種產生紊亂的危機是否再度出現之際,種種新型態的水平、互動與多元協力關係,開始成為人們堅信能再度確保秩序運行的重要關鍵。其中,最明顯的試驗或主張,就是在1980年代所出現的治理(governance)概念。當時,政策領域的學術社群對於治理研究的討論,大多著重在都市或大都會發展的應用方面。相關論者的研究成果與政策建議,展現了與中央集權體系迥異的新管理模式,並藉此刻畫新時代的新秩序維繫邏輯。直至今日,在全球、國際間、在政府中、在社會裡、在社區內、甚至在你我之間,到處充斥著多元的理論主張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沒有多久的時間,「治理」一詞幾乎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話語。

正因為如此,豐富的定義讓治理的概念化過程(conceptualization)失去精準的符指(signified)。被援引或實際應用範圍的廣博,同樣使得治理的操作化過程(operationalization)得面臨更多的挑戰。更諷刺的是,當人們想要找出治理的理論文獻或證成(justify)治理的學理命題時,恍然發現,相關的討論儘管卷帙浩繁,但足以宣稱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的、有知識論體系的理論系統者,卻寥寥無幾。為什麼要研究治理?是人類絞盡腦汁研擬出馴服脫序女神的辦法?還是旨在建構出某種能追求更好生活的計畫或機制?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回應,更非僅僅透過幾篇期刊論文或幾本專書的專研,就可以從中尋得「正確」的解答。事實上,治理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最終目的,還是得端視研究者的身份、需求、取徑、以及想要獲得哪一個層面的解釋而定。

「治理」究其本質而言,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儘管在經驗意涵上,各種不同議題與分析層次(level-of-analysis)中的成功集體行動邏輯,或許可以增益其應用廣度與學理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不過,在理論意涵上,此一概念大體上只是揭示了某種會不斷調整、動態發展的可欲確保秩序方式。對我們而言,如何讓這個眾所皆知的概念更加的精確,如何讓有興趣瞭解相關學理主張與實踐經驗的社群,能清楚掌握箇中脈絡,就是最初欲深入研究治理的主要原因。藉著《理路》的出版,我們希望能竭盡己力,為台灣社會科學界的治理研究略盡棉薄,期望透過這份電子月評,拋磚引玉,激盪出更多兼顧學理意涵與實務操作的多元討論。

本期的《理路》是創刊號。為求嚴謹辦刊,我們經由同儕審查(peer review)後,共計蒐錄了四篇專論與一篇評介。其中,徐文簡要回顧了晚近受全球化影響下的跨國經貿合作趨勢。她強調FTA不但具有經濟上的效力,在政治層面亦將具備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因此,國家藉著簽署FTA除了可以強化自身的經濟競爭力,更能消弭全球化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另一篇探討國際治理的文章,則是楊昊在概念層次上就區域制度對國際合作影響的分析。楊文指出區域治理核心,將會是「國家-國際制度」關係的重新詮釋。就制度分析的角度而言,此即象徵著國家需求與制度供給間之動態平衡的體現;前兩篇文章探討的是國際層次或區域層次的治理邏輯與實踐過程,相較之下,黃信豪與黃菊兩位作者則從不同層次與不同面向探討治理的實踐。兩位作者強調在追求善治的過程中,政治菁英的角色實不容忽視;除了菁英角色在治理研究中的重要性,李文則是分析了另一種相對於菁英政治的基層參與模式----社區主義的治理型態。他主張政府在新型態治理過程中的角色,應該是掌舵者而非直接划漿者;除了國際層次與國家層次的分析,社會層面的治理議題近年來逐漸受到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的重視。張文論及從網路中衍生出的Kuso文化,將逐漸引發既有的意義、價值、秩序的混亂。該文提到惡搞現象反映在廣告研究上,更涉及到廣告傳播機制以及說服訊息管理等治理議題。最後,本期另收錄了一篇〈把政府帶回來?Margaret Levi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的書評,該文回顧了Margaret Levi在2006年的新著,並重新探討政府在新公共治理結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創刊號的發行,是我們在歷經一段漫長時間的努力後,所經營的初步成果。經過幾個月的規劃,終於把幾個年輕人的共同事業付諸實踐。這是一個理想,但已不再是夢想。作為創刊號的主編,對身旁的好朋友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如果沒有大家的鼓勵、支持,如果參與的朋友沒有憑著一股傻勁,把藏在心裡的各種理想逐一實踐,《理路》的創刊號終將難以發行。最後,我要特別謝謝幾個好伙伴:謝謝春炎的支持與隨時給予最真實、適切的寶貴意見;謝謝柏諭平日的提醒,並且在千辛萬苦中還擠得出時間豐富我們的創刊號稿件;謝謝郁芬在平日工作忙碌之餘,還願意抽空支援我們的理想實踐計畫;謝謝信豪,儘管患了嚴重感冒,還是不忘打拼共同事業的鬥志;更要謝謝黃菊,在遙遠的紐約,天氣冷得可以,工作也忙得可以,但還是很細心地看重這份共同事業、記著發刊與修訂的時間;此外,還要謝謝不斷提醒網頁修訂、創刊號格式與目錄規劃等細節問題、持續默默付出的朋友。有太多的感謝,始終說不完;有太多的願景,始終想實踐----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本期主編:楊 昊)

Why Do We Study Governance?

詳細內容,請按此下載《理路》創刊號全文。